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外用药——水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别名】白(氵项)(《淮南子》),姹女(《周易参同契》),(氵项)(《广雅》),汞(《别录》),铅精、神胶、元水、流珠、元珠、赤汞、砂汞(《石药尔雅》),灵液(《纲目》),活宝(《药材资料汇编》)。

  【英文】Mercury【拉丁】Mercury【商品名】水银、汞。

  【处方名】水银、煅水银。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效】杀虫,攻毒。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本草图经》:“水银,《经》云出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至于西羌来者,彼人亦云如此烧煅。但其山中所生极多,至于一山自拆裂,人采得砂石,皆大块如升斗,碎之乃可烧煅,故西来水银极多于南方者。”②《本草衍义》:“水银,得铅则凝,得硫黄则结,并枣肉研之则散。别法煅为腻粉、粉霜。唾研毙虱。”③《纲目》:“水银,若撒失在地,但以川椒末或茶末收之。”④《本经逢原》:“水银,阴毒重着,不可入人腹。今有误食水银,腹中重坠,用猪脂二斤,切作小块焙熟,入生蜜拌食得下,亦一法也。”医学教育网搜集

  【药源】为自然元素类液态矿物自然汞;主要从辰砂Cinnabar矿经加工提炼制成,少数取自自然汞Mercury.

  【形态】1.辰砂参见“朱砂”条。

  2.自然汞MercuryorQuicksilverHydrargyrum常温下为液体,-38.87℃以下为三方晶系晶体。

  晶体汞为菱面体状。液体呈小珠分散,或呈薄膜依附于辰砂等共存矿物表面及裂隙中,亦呈小水滴状集中于岩石裂隙。银白或锡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晶体汞相对密度14.26~14.4;液体汞相对密度13.546(20℃)。气化点356.58℃,蒸气有剧毒;常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为液态,受热易挥发。

  自然汞大多在火山地区或与温泉形成的辰砂相伴产出。常含银,还可能含铜、铁、铅、锑、锡等杂质。自然汞数量远少于共存的辰砂,且难采集。近年曾有自然汞产出于陕西(略阳)、湖南(省溪、新晃)、云南(蒙自)等地汞矿中。主产贵州、湖南、四川及广西、云南、湖北;其他省区亦有产出。

  【产地】主产贵州、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青海、陕西、西藏亦产。销全国各地。以汉口、天津、上海、杭州销量较大。

  【采收】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再经过滤而得。自然汞不甚多见。

  【炮制】同脂肪研成细粉或油膏用。《雷公炮炙论》:“在朱砂中产出者,其水银色欲红,收得后,用葫芦盛之,免致遗失。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止用煎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

  【商品情况】

  【药材特征】  本品在常温下为质重液体。银白色,不透明,具金属光泽。易流动或分裂成小球。遇热易挥发,357℃成气体;在-39℃时凝固成锡样固体。不溶于水、乙醇、盐酸;能溶于硝酸、热硫酸中,形成汞盐。无臭。

  以银白色、具光泽、流动灵活、在光滑纸面上流过无遗留污痕者为佳。

  【药材鉴别】  不溶于水、乙醇、盐酸。能溶于硝酸、热浓硫酸中,形成汞盐。加白垩或脂肪可研至极细。能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

  【应用】用于疥、癣、麻风等皮肤病。水银杀虫止痒,治疗干湿疥疮,瘙痒无度,常配伍轻粉、雄黄、枯矾、大枫子等,如《外科正宗》绣球丸;治疥癣瘙痒,经年不瘥,可配伍雄黄、白矾、蛇床子等,如《圣惠方》水银膏;治疗大麻风,皮肤损害,可以本品配伍生砂、铅皮、槐花做成熏药熏脐。

  用于痈疽肿毒,杨梅恶疮。水银有攻克热毒作用,配伍胆矾、硼砂、雄黄可治疗痈疽肿毒,初起未溃者,如《疡医大全》金箍散;治疗湿热引起的慢性溃疡,脓水不断,用水银与黄丹、百草霜等作隔纸膏贴之,如《证治准绳》水银膏;治杨梅结毒,溃破不能收口,《外科大成》用水银与朱砂、雄黄配伍;治下疳腐烂作痛,久不收口,以本品与朱砂、定粉、轻粉等配伍,制成粉剂外搽,如《医宗金鉴》银粉散。

  此外,水银内服,用治水肿臌胀,大小便不通,有利尿通便之功;用拾小儿急慢惊风,大人噎膈反胃,则有坠痰镇逆之功。但出本品大毒,内服尤甚,故现代临床已不常用。

  【用量】0.00-0.00g

  【禁忌】本品大毒,不宜内服,孕妇禁用。外用亦不可过量或过久,用于溃疡创面时,尤须注意,以免吸收中毒。

  【附方】

  【文献】

  【医论】论水银不可服食,但有治病之功李时珍:“水银,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凡火煅炼,则飞腾灵变,得人气熏蒸,则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而《大明》言其无毒,《本经》言其久服神仙,甄权言其还丹元母,《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水银但不可服食尔,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同黑铅结砂,则镇坠痰涎;同硫黄结砂,则拯救危病。此乃应变之兵,在用者能得肯綮而执其枢机焉。”(《纲目》)

  【成分】单体金属元素汞(Hg)。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