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金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来源】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 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产地分布】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等省。野生及饲养。

  【药材特征】头胸部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主要化学成分】蝎毒素(Buthotoxin),为一种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与蛇的神经毒素类似,但含硫量较高。尚含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卵磷脂及铵盐等。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