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麦角生物碱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麦角生物碱为麦角酸的衍生物,可分为氨基酸麦角碱包括麦角胺和麦角毒,及以麦角新碱为代表的氨基麦角碱。

  【药动学】 麦角新碱口服、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均吸收快而完全,代谢和排泄较快,维持时间短暂。麦角胺与麦角毒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麦角胺口服量要比肌注量大8~10倍,20min左右才出现作用,但作用维持较久。

  【药理作用】

  1.兴奋子宫。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其中以麦角新碱作用强而迅速。妊娠较未孕子宫对麦角碱类更敏感,临产时最敏感,作用较缩宫素强而持久。剂量稍大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对子宫体和子宫颈的作用无显著差异,因此不适用于催产和引产,只用于产后止血和子宫复旧。

  2.收缩血管。麦角胺与麦角毒能收缩末梢血管,作用强大。大剂量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肢端干性坏疽。也能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动脉搏动幅度,从而减轻偏头痛

  3.阻断α受体。氨基酸麦角碱类能阻断α受体,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麦角新碱无此作用。

  【临床应用】

  1.子宫出血。通过使子宫平滑肌强直性收缩,机械性压迫血管而止血。主要用于产后、刮宫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

  2.产后子宫复旧。产后子宫复旧缓慢者,容易出血或感染。麦角制剂通过收缩子宫而促进子宫复旧。

  3.偏头痛。麦角胺与咖啡因合用能通过收缩脑血管,减少搏动幅度而治疗偏头痛。

  4.中枢抑制。麦角毒的氢化物具有中枢抑制和血管舒张作用,与异丙嗪、哌替啶合用,组成冬眠合剂。

  【不良反应】 注射麦角新碱可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伴有妊娠毒血症的产妇应慎用。偶可见过敏反应,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长期使用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禁忌证】 孕妇、心血管疾患者忌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