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氯丙嗪的毒副作用及毒性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主要副作用有口干、上腹部不适、乏力、嗜睡、便秘、心悸,偶见泌乳、乳房肿大、肥胖、闭经等。

  (2)注射或口服大剂量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用药后应静卧1~2小时,血压过低时可静滴去甲肾上腺素或麻黄碱升压。但不可用肾上腺素,以防血压降的更低。

  (3)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偶可引起阻塞性黄疽、肝肿大,停药后可恢复。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4)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震颤、运动障碍、静坐不能、流涎等,可用苯海索对抗之,但能降低疗效。近年来发现氯丙嗪还可引起一种特殊持久的运动障碍,称为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可加重此反应。

  (5)可发生过敏反应,常见的有皮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此反应少见,一旦发生应即停药)、哮喘、紫癜等。

  (6)可引起眼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角膜和晶体混浊,或使眼内压升高。对长期使用者应作眼部检查,常规半年复查1次。如只存在角膜和晶体混浊而无视力障碍,则氯丙嗪可在观察下使用,如有皮肤或视网膜色素沉着或不明原因的视力障碍时,则应减少剂量至每日40mg以下或用其它抗精神病药代替。高剂量应用氯丙嗪时,夏季最好戴太阳镜以保护角膜和晶体。

  (7)有过敏史者、肝功能不良、尿毒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冠心病患者尤应注意;肝功严重减退、有癫痫病史者及昏迷病人(特别是用中枢抑制药后)禁用。

  (8)氯丙嗪刺激性大,静注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局部疼痛较重、可加1%普鲁卡因作深部肌注。

  (9)氯丙嗪有时可引起抑郁状态。用药时应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