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甲苯咪唑混悬液的药理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药理】

  甲苯咪唑混悬液为广谱驱虫药,有完全杀死钩虫卵和鞭虫卵以及部分杀死蛔虫卵的作用。体外试验证明5mg/L甲苯咪唑可抑制钩虫幼虫的发育。

  甲苯咪唑混悬液可抑制肠道寄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内贮存的糖原耗竭,使虫体三磷酸腺苷形成减少,但并不影响宿主血中葡萄糖水平。超微结构观察,甲苯咪唑混悬液可引起虫体被膜细胞及肠细胞胞浆中微管变性,使高尔基体内分泌颗粒积聚,产生运输堵塞、胞浆溶解,吸收细胞完全变性,从而引起虫体死亡。

  【药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后只有5%~10%由胃肠道吸收,进食后(特别是脂肪性食物)可增加吸收。吸收后分布于血浆、肝、肺等部位,在肝内分布较多。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约为2~5小时,血药峰浓度(Cmax)不到服药量的6.3%.每日口服0.2g,三日后血药浓度不超过0.3mg/L.血消除半衰期(t1/2)为2.5~5.5小时。口服后于24小时内以原形或2-氨基代谢物随粪便排出,5%~10%由尿中排出。(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