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西沙必利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药品名]西沙必利

  [英文名]Cisapride

  [别名]普瑞博思,Prepulside)

  [性状]本品顺式(±)型为结晶状,溶点131℃一133℃,其盐酸盐自乙醇中结晶,熔点为250℃;本品反式(土)型的熔点为l08℃。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一种胃肠道动力药,可加强并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滞留与反流,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选择性地促进肠肌层神经丛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在时间上和数量上),从而增强胃肠的运动;但不影响粘膜下神经丛,因此不改变粘膜的分泌。在动物试验中,本品能加速胃蠕动和排空,增强胃窦一十二指肠的消化活性,并能增加小肠、大肠的蠕动,缩短肠运动时间。在人体,本品可增强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与蠕动,改善胃窦一十二指肠的协调功能,从而防止胃一食管和十二指肠一目反流,加强胃和十二指肠的排空;并可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蠕动。由于本品不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也无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因此不增加胃酸分泌,不也不影响血浆催乳激素的水平。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1—2小时达螃值血浓度,tmax约为10小时,口服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40%,血药浓度随口服剂量(5—20mg)成比例增加,在稳定状态下,口服5mg或10mg每日3次,。早晨服药前与晚上的谷、峰浓度分别波动在10—20ng/ml和30~60ng/ml与20~40ng/ml和50~100ng/ml之间,稳态血浆浓度与治疗持续时间无关,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7.5%。主要经氧化脱羟和芳香族的羟基作用被代谢,几乎全部的代谢产物近似均等地经粪、尿排泄,乳汁排泄很少。

  本品用于由神经损伤、神经性食欲缺乏、迷走神经切断术或部分胃切除引起的胃轻瘫。主要并发症状为:早饱、食欲缺乏、恶心和呕吐、胃胀和嗳气等;也用于X线、内镜检查呈阴性的上消化道不适;对胃一食管反流和食管炎也有良好作用,其疗效与雷尼替丁相同,与后者合用时其疗效可能得到加强;还可用于假性肠梗阻导致的推进性蠕动不足和胃肠内容物滞留及慢性便秘;对于采取体位和饮食措施仍不能控制的幼儿慢性、过多性反胃及呕吐也可试用本品治疗。

  [注意事项]

  1.由于本品促进胃肠活动,可能发生瞬时腹部痉挛、腹鸣或腹泻,此时可考虑酌减剂量。当幼儿或婴儿发生腹泻时应酌减量。本品对胃肠道功能增加的病人可能有害,必须使用时应注意观察。

  2.曾有过敏、轻度短暂头痛或头晕的报道。

  3.偶见可逆性肝功能异常,并可能伴有胆汁淤积。

  4.个别报道,本品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惊烦性癫痫、锥体外系反应和尿频等。

  5.本品虽不影响精神运动功能,不引起镇静和嗜,但加速中枢抑制剂如巴比妥类和酒精等的吸收,因此使用时应注意。

  6.本品无胚胎毒性,也无致畸作用,但小于34周的早产儿应慎重用药。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哺乳妇女勿用本品。

  8.对于老年人,由于半衰期延长,故治疗剂量应酌减。肝、肾机能不全患者开始剂量可减半,以后可根据治疗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时调整剂量。

  [制剂]片剂:每片5mg;10mg。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