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治疗:

  一、伸直型:

  1、手法复位外固定: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循环障碍者可进行。复位后用后侧石膏托在屈肘位固定4~5周,X线证实骨折愈合良好即可开始功能锻炼。伤后时间较长,骨折部出现严重肿胀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或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强手指活动,待肿胀消退后进行手法复位。

  2、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小的开放伤口污染不重、有血管神经损伤可选择手术治疗。

  3、术后治疗:无论手法复位还是切开复位,术后应严厉观察肢体血循环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严重并发症为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和发育。一旦确定骨筋膜室高压存在应紧急手术充分减压,附以药物治疗则可能预防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

  二、屈曲型:

  治疗基本原则与伸直型基本相同但手法复位方向相反。在肘关节屈曲40度左右行外固定,4~6周后开始主动练习肘关节屈伸活动。

  儿童期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桡侧或尺侧移位未得到纠正或合并严重骨骺损伤,骨折愈合后可出现肘内外翻畸形。经过观察畸形有加重的趋势合并有功能障碍者可在12~14岁时行肱骨下端截骨矫正术。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