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肱骨髁上骨折简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50度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病因:

  (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按移位情况又分尺偏型和桡偏型。

  (二)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

  症状:

  1、伸直型: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淤斑,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

  2、屈曲型:局部肿胀、疼痛、肘后凸起,皮下淤斑。由于肘后方软组织较少,骨折端锐利,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

  检查:

  1、伸直型:儿童有手着地受伤时,检查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肘前方可触到骨折断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肘部正侧位X线摄片不仅能确定骨折的存在,更主要的是准确判断骨折移位情况,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2、屈曲型:检查可发现肘上方压痛,后方可触到骨折端,X线摄片可发现骨折的存在及典型的骨折移位征象。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