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与中毒 > 正文

铅对机体的作用机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铅及其化合物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整的皮肤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尘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一般说,吸入的铅70%~75%仍随呼气排出,仅30%~50%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日常生活食物、饮料中每天摄入铅量约300mg。

  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仅有5%左右的铅存留于肝、肾、脑、心、脾、基底核、皮质灰白质等器官和血液内,并可进入细胞核内而形成“包涵体”。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血浆只占5%。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被吸收的铅主要经肾脏排出,还可经粪便、乳汁、胆汁、月经、汗腺、唾液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