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与中毒 > 正文

汞中毒的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病因疗法——驱汞:

  急性汞中毒:应及早注射大剂量驱汞药物,如二巯基丁二酸钠2~4g/d,分四次静脉缓慢注射;或用二巯基丙磺酸钠0.5~1g/d,分四次肌注。最初几天剂量较大,以后可用较小剂量,按照病情用药3~7天后停药2~3天。病重者需用药几个疗程,到尿汞接近正常为止。

  此外,同时注射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促进病情恢复。如果肾功能出现衰竭征象,应及早进行血液透析。

  慢性汞中毒:驱汞治疗的三要点是:小剂量、间歇用药、长期用药。具体措施视病情而定,如:二巯基丁二酸钠0.25~0.5g/d,缓慢静注;二巯基丙磺酸钠0.125~0.25g/d,肌注;或二巯基丁二酸1g/d,分2~4次口服。都是用药一日停药一日间歇用药。用药4周后可停药8~12周,以及按照病情需要决定用药,轻度及中度中毒患者分别用药一个月或几个月,重度患者几乎每年都要驱汞几个疗程。不宜连续多日用药,以防微量金属排出过多而引起络合综合征。个别患者对二巯基丁二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过敏,应改用其他驱汞药物。

  二巯基丙醇与青霉胺的驱汞效果差且副作用大,青霉胺更可引起过敏反应,都属淘汰药物。

  其他综合治疗与对症治疗与一般内科相同。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