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氨基丁三醇(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其他名称:缓血酸铵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主要成分:氨基丁三醇。

  性状:注射液。

  功能主治:常用于急性代谢性及呼吸性酸血症。

  用法及用量:静滴:按医嘱,对急症每次用7.28%溶液每千克体重2~3mg,于1~2小时内滴完,严重者可再用1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本品可引起低血糖、低血压、恶心、呕吐,亦可抑制呼吸,甚至使呼吸停止。

  其它:1.慢性呼吸性酸血症及肾性酸血症病人忌用。2.一般用3.64%溶液滴注,可将7.28%溶液(即0.6mmol/L溶液)于临用前加等量5%~10%葡萄糖液稀释后用,限制水分病人可直接静滴7.28%溶液。3.注射时勿溢出静脉外,以免引起局部坏死。4.可使肺泡通气量显著减少,故用于呼吸性酸中毒时,必须同时给氧。5.注射后常可在30~40分钟内纠正酸度,亦有到4~3小时方见好转者。6.应注意避免剂量过大、滴速过快。7.低钙搐搦症:由于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碱血症)、蛋白结合钙增加,而游离钙减少所致。8.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主要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过快之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