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胺苯丫啶(抗肿瘤药物)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其他名称:主要成分:性状:粉针剂、注射液。

  功能主治: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用法及用量:静注,3-4周1次,90-120mg/平方米,一疗程剂量500-750mg/平方米。

  不良反应和注意: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用本品治疗实体瘤时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但在治疗白血病时并不重要,因为这是希望发生的作用)。这种毒性在每3-4周内给予剂量90-120mg/平方米时即会出现。许多患者单用本品时会出现感染(发热和粒细胞减少),有时会危及生命。口腔炎也与剂量有关,用750mg/平方米或更高剂量时约有80%患者出现。有些病例会发生象胃粘膜炎似的恶心和(或)呕吐。肝功能失调高达35%,主要表现为胆红素增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常与剂量有关,但多数为可逆性反应。也有报道,在2例预先治疗过的严重病人中发生致死性肝毒性。由于Ams大部分通过胆道系统在肝脏内被结合或排泄,故肝功能损伤的病人一般宜降低剂量20-30%。心脏毒性总发生率小于5%,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特别是缺钾时易致传导干扰),充血性心衰及猝死。过敏反应,神经病变或疾病均少见,可能由于本品不易进入脑脊髓液)。常见脱发,尤其在白血病患者。静脉炎十分常见,如将本品稀释到150ml以上的液体中,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