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方剂集锦 > 正文

补胃汤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补胃汤——《千金》卷十六

  【别名】补胃煮散

  【处方】防风2两,柏子仁2两,细辛2两,桂心2两,橘皮2两,芎3两,吴茱萸3两,人参3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胃中虚寒,腹痛肠鸣,面目浮肿,少气口苦,身无光泽,失眠,恶寒。

  【用法用量】补胃煮散(《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摘录】《千金》卷十六

  补胃汤——《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黄耆(蜜炒)2钱,人参5分,甘草(炙)2钱,当归5分,神曲(炒)7分,柴胡3分,升麻2分,苍术(米泔浸)1钱,青皮(去瓤)5分,黄柏(酒炒)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四肢沉重,食后昏沉,怠于动作,嗜卧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补胃汤——《明医指掌》卷八

  【处方】黄耆汤减黄耆、陈皮1半,加酒柏1两。

  【功能主治】养阳。主治浑身及手足麻木不仁,两目紧急羞明,视物无力,久服凉药过多,目转昏者。

  【摘录】《明医指掌》卷八

  补胃汤——《证因方论集要》卷二引黄锦芳方

  【处方】山药(炒)、扁豆(炒)、甘草(炙)、饴糖。

  【功能主治】除中。

  【各家论述】胃阴空虚,仲景谓其胃虚本不能食,反能食者,为除中,此即中气将除之谓。若复进用苦寒,则胃已虚而成莫治之症。此方重进山药、扁豆,能养胃阴;炙草、饴糖能复脾阳,但用稼穑作甘之旨,如是则中气健矣。

  【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二引黄锦芳方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