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习惯性流产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连续自然流产三次以上(包括三次)者称为习惯性流产。本病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病因复杂,治疗难度高。习惯性流产相当于中医的“滑胎”。是近年来研究热点。

  【病因病理】

  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1.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是三体、多倍体及X单体。有文章报道早期妊娠自然流产中核型异常的发生率高达50%~60%。

  2.子宫病变①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如双子宫、马鞍形子宫、子宫纵隔、子宫颈异常等;②宫颈或宫腔黏连,因多次人流手术或刮宫手术等都可导致宫颈、宫腔黏连而致反复流产;③子宫颈内口松弛导致反复流产;④子宫肿瘤等。

  3.黄体功能不全如黄体不健、黄体期短,是卵巢黄体分泌孕酮不足,在复发性流产妇女中,黄体功能不全达23%~67%。

  4.免疫因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组织相容性抗原及抗磷脂抗体:①组织相容性抗原,资料表明HLA抗原位点相似性频率越高,流产率亦越高;②抗磷脂抗体,是一组自身免疫抗体,这些抗体可引起反复流产。

  5.感染性疾病有些病原体与习惯性流产有关,如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病、沙眼衣原体等。

  中医认为习惯性流产相当于“滑胎”,主要病因病理是肾气亏虚和气血虚弱。

  1.肾气亏虚素体肾气亏虚或禀赋先天不足,男精不壮,或女精虚弱,以致胎元发育不健,胎不成实而致滑胎。

  2.气血虚弱平素气血不足或体弱多病,气血受损,不能养胎而致滑胎。

  【诊断要点】

  1.根据自然流产三次或三次以上即可诊断为习惯性流产(滑胎)。

  2.病因诊断①核染色体检查;②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可诊断出子宫畸形的类型、宫颈畸形和宫腔、宫颈黏连情况;③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实验方法,如测BBT、诊断性刮宫、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测定血孕酮水平;④免疫因素诊断方法,如在作染色体检查时在第六对染色体短臂的一段狭窄区域内存在HLA复合体,血找抗磷脂抗体;⑤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可检测血清中的巨细胞病毒抗体。用非间接荧光兔疫抗体法(IFAT)检测有流产或习惯性流产史患者血清抗体阳性者27.8%,滴定度在1/64,而正常产科史者的阳性率11.8%,滴定度为1/16。

  3.中医证型诊断:根据肾气亏虚和气血虚弱的症、脉特点进行诊断。

  【辩证分型】

  1.肾气亏虚反复流产、腰酸膝软,精神萎靡,小便频数,头晕乏力,常伴月经失调。苔薄,质淡,脉细沉。

  2.气血虚弱反复流产,神疲乏力,心悸气短。

  面色眈白或萎黄,头晕目眩,或伴月经失调。苔薄、舌淡、脉细弱。

  【分型治疗】

  1.肾气亏虚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味。

  菟丝子12克川断12克桑寄生9克狗脊12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阿胶9克(烊冲)巴戟天9克杜仲12克仙鹤草15克

  2.气血虚弱治法:补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加减。

  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白芍9克熟地12克杜仲10克陈皮6克阿胶9克(烊冲)当归9克菟丝子12克炙甘草3克加减:气虚重者,加吉林人参6克(另煎),分2次服;下腹下坠感者,加升麻9克;腰酸者,加杜仲12克,狗脊10克;出血者加仙鹤草30克。

  【中成药

  1.体质虚弱者出超提示胎儿活动及胎心微弱,可服野山人参粉,每日2次,每次1克。因该药价格较贵,症状改善后可用吉林参粉,每日2次,每次1克。

  2.可参考先兆流产的中成药。

  【简便方】

  1.猪肾一对,洗净切碎,加佐料与糯米煮粥。适用于肾虚体弱,孕前调养。

  2.当归9克、党参10克、红枣10枚、鸡蛋10枚,先煮当归、党参及红枣。药汁滤出弃药渣,鸡蛋放入药汁内煮熟,吃鸡蛋。用于气血虚弱者孕前调养。

  3.参考先兆流产的简便方。

  【注意事项】

  1.对反复流产者应查明流产原因,对因治疗。

  2.有反复流产史者,中医认为以肾虚和气虚为主,关键在于孕前调治,预防孕后流产。

  3.参考先兆流产的注意事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