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经行浮肿[中医妇科]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每逢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时面目或肢体浮肿,经后自然消退者,称为“经行浮肿”。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3~5天即开始浮肿,经净后浮肿消退。以育龄妇女多见。中药治疗效果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围,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行浮肿主要病因病理是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受困。也有肝郁气滞,水湿宣泄不利。在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脾肾愈虚或气血壅滞,水湿泛溢肌肤而浮肿。治疗以健脾温肾利水为主,辅以调经,如因气滞者可予理气行滞,化温消肿。

  【病因病理】

  1.脾虚脾主运化水湿,脾能统血。当经行之时,则血注于冲任而行经,如因脾气素虚经行阻血下注冲任,气随血下,脾气益虚,水湿内聚,泛于肌肤,而成浮肿。

  2.肾虚肾主温熙,肾虚则温熙无力,肾阳敷布受碍,经行时经血下注,阴盛于下,肾阳更虚,温熙乏力,不能化气行水,故水泛而肿。

  3.气滞情志久郁,经行不畅,气机不利,升降失司,水道通调不利,水湿不运,水泛为肿。

  【诊断要点】

  1.根据每逢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面目或肢体浮肿,经净后浮肿逐渐自然消退进行诊断。

  2.需与慢性肾炎引起的浮肿及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浮肿进行鉴别。可作尿常规、肾功能、血肉分泌等检查,必要时作妇检J超等项检查。

  3.需与营养不良性浮肿鉴别,尤其近年来盛行减肥节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应予重视。

  【辩证分型】

  1.脾虚经行面目四肢浮肿,按之没指,脘闷腹胀,纳少便溏,神疲乏力,经行量多,色淡红。苔薄白,舌淡,脉儒细。

  2.肾虚型经行面肢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骶冷痛,大便溏薄,月经后期,量少色淡。

  苔薄,舌淡,脉沉弱。

  3.气滞经前或经行面目及四肢肿胀,随按随起,少腹胀痛,经行不畅,经色偏暗。苔薄腻或白腻,脉弦。

  【分型治疗】

  1.脾虚治法:健脾渗湿,调经消肿。

  方药:五皮饮加减。

  白术15克茯苓皮12克陈皮6克生姜皮5克大腹皮12克冬葵子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木香6克桂枝5克加减:浮肿甚,伴乏力者,加党参10克、黄芪12克;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山药10克、扁豆衣10克、肉桂2.5克(后下);经行量多者,加仙鹤草30克、旱莲草15克、黄芪15克、小蓟草12克、生蒲黄12克(包煎)。

  2.肾虚治法:温肾利水,调经消肿。

  方药:真武汤加减。

  茯苓20克白术15克白芍12克熟附片9克(先煎)生姜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猪苓12克当归9克泽泻10克小茴香9克陈皮6克加减:骶腰冷痛较甚者,加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烊冲)、怀牛膝9克;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丹参10克、赤芍12克以调经;乏力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

  3.气滞治法:健脾理气,调经消肿。

  方药:天仙藤散加减。

  天仙藤15克制香附9克陈皮6克甘草3克乌药10克木瓜9克生姜皮9克槟榔9克桑白皮12克当归9克白术9克川芎6克加减:经前乳胀者,如柴胡9克、八月札9克、郁金9克;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者,加赤芍12克、泽兰叶10克、红花6克、路路通9克;浮肿较严重者,加泽泻12克、车前子10克(包煎)、防风9克。

  【中成药

  1.滋肾通关九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浮肿尿少者。

  2.附桂八味丸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浮肿者,可与滋肾通关丸同时服用。

  3.四制香附丸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气滞浮肿伴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者。

  4.参苓白术散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脾虚浮肿伴大便溏薄者。

  【简便方】

  1.河白草30克、玉米须30克,煎服,每日服1次。有利尿退肿作用,治疗各种浮肿。

  2.见肿消60克,水煎服。有利尿退肿作用,用于浮肿者。

  3.冬瓜皮60克,水煎服。有利尿消肿作用,用于浮肿者。

  4.赤小豆50克、薏苡仁50克、红枣

  【其它疗法】

  1.体针取地机、合谷、三阴交、血海、水分穴,用泻法。每日一次或间日一次,适用于气血阻滞型经行水肿者。

  2.耳针取膀胱、肾上腺、子宫、肾皮质下等穴。每日选上穴3~5个,取毫针中度刺激,留针30分针,每日或隔日1次。

  3.耳穴压迫法取穴同上。每次选3~4穴,用王不留行籽在上述穴位贴压,每日按3~5分钟,每日行2~3次按穴。

  4.灸法取肾俞、气海、中极、三阴交等穴。每次取3穴,每穴用文条灸或熏5~7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适用于肾虚患者。

  【注意事项】

  1.经行浮肿与体质虚弱(脾虚或肾虚)有关,还与气血失调有关,因此平时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调和气血,预防本病的发生。

  2.经行浮肿者平时饮食宜淡,少食腌制品或过分油腻的食物。

  3.行经之前适当控制水分摄入量,以免引起或加重水肿。

  4.对于经行水肿久治无效者,应进一步作全身的内科检查,明确水肿的病因,以确定治疗方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