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青春期功血发生于青春期少女,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有时经血淋漓数月,常伴贫血,BBT单相型。阴道脱落细胞呈不同数量的致密核,表层细胞无堆积皱褶现象。宫颈黏液结晶呈羊齿叶状,子宫内膜增殖或增殖过长,无分泌期现象。血内分泌检查E2和P低于正常值,或E2 正常,P值偏低等。

  【病因病理】

  多因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气候骤变、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或全身性疾病等,通过大脑皮质的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失调,卵巢虽有雌激素分泌,卵泡能发育,但不能形成正常月经周期中的FSH及LH峰状分泌,因此无孕激素分泌,卵泡不能成熟,没有排卵,亦无黄体形成,以致月经紊乱,故有上述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青春期功血是由于肾气稚弱,尚未充实,天癸初至,血海精血尚不充盈,冲任功能失调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发病年龄、无排卵功血出血特点及有关化检进行诊断。

  2.与血液病、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性激素药物使用不当等引起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相鉴别。

  【辩证分型】

  1.肝肾阴虚 青春期少女初潮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状如崩漏,经色红,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颧红咽干。舌红,脉细数。

  2.脾肾阳虚 青春期少女阴道出血量多如崩,继而淋漓不净,色淡清稀,面色眈白,腰酸头晕,四肢不暖。舌淡胖,脉沉细无力。

  3.血热妄行 少女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持续不止或淋漓不净,色深红,腹痛拒按,瘀块下后痛减,头晕面赤,口干多饮水。苔黄,舌红,脉滑数。

  4.气阴两虚 少女阴道下血如崩,色鲜红,头晕乏力,口干便秘。舌红或光剥,脉细弱无力。

  【分型治疗】

  1.肝肾阴虚治法:滋阴清热调冲任。

  方药;知柏地黄九加减。

  知母12克 黄柏9克 生地30克 大白芍12克 山茱萸9克 女贞子12克 旱莲草20克阿胶10克(烊冲)侧柏叶15克 生蒲黄15克(包煎)丹皮10克加减:出血多如崩者,加大小蓟各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血少者,去生蒲黄,加制首乌10克。

  2.脾肾阳虚治法:健脾温肾调冲任。

  方药:二仙汤加减。

  仙茅12克 仙灵脾12克 女贞子10克 巴戟天9克 仙鹤草30克 紫石英15克 陈阿胶12克(烊冲)煅牡蛎30克(先煎)牛角(角思)15克菟丝子12克 黄芪15克加减:血多如崩欲虚脱者,另煎参附汤,吉林人参9克(或党参30克)、熟附子15克(先煎),煎至200毫升,2小时1次,分3次服完;血止后,去牛角(角思),加当归9克,仙鹤草减半量,阿胶用9克。

  3.血热妄行治法:清热凉血调冲任。

  方药:参考崩漏血热妄行型治疗。

  4,气阴两虚型治法:益气养阴调冲任。

  方药:生脉散合二至丸加减。

  党参30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9克 女贞子12克 旱莲草20克 枸杞子12克 生地榆15克生首乌12克 生牡蛎30克(先煎)加减:血多者,加生蒲黄12克(包煎)、茜草15克;另用云南白药胶囊,每2~4小时1次,每次2克,吞服;口干咽燥者,加沙参15克、丹皮9克。

  【中成药

  1.生脉饮口服液 每日2次,每次l~2支,口服。用于阴虚者。

  2.大补阴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阴虚者。

  3.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肝肾阴虚者。如阴虚火旺者用知柏地黄丸,服法如上。

  4.右归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脾肾阳虚者。

  5乌鸡白凤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气血虚弱或脾肾两虚者。

  【简便方】

  1.止血汤 仙鹤草50克、旱莲草30克、生蒲黄15克(包煎)、黄芪50克、小蓟草15克,出血多时煎服。

  2.参考崩漏简便方。

  3.血止后中药调整月经周期。参见内治法――中医药周期疗法。

  【其它疗法】

  参考崩漏的急救处理。

  【注意事项】

  1.青春期少女多处读书学习时期,由于学业较繁重,精神过度紧张,劳逸不当,亦有冷暖起居不慎,经期饮冷或冒雨、游泳等,导致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失常而致功血。因此必需恰当安排学习与休息,起居适宜,可以防止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2.参考崩漏的注意事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