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穬麦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1.陶弘景:穬麦,此是今马所食者,性乃言热,而云微寒,恐是作屑,与合谷异也。

  2.《唐本草》:穬麦性寒,陶云性热,非也。复云作屑与合谷异,此皆江东少有,故斟酌言之耳。

  3.《四声本草》:穬麦,先患冷气人即不相当。大麦之类,四川人种食之。山东、河北人正月种之,名春穬,形状与大麦相似。

  4.《本草纲目》:《别录》麦蘖附见穬麦下,而大麦下无之,则作蘖当以穬麦为

  【拼音名】Kuànɡ Mài Niè

  【英文名】fruit of Highland Barley malt

  【别名】麦芽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裸麦的发芽颖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rdeum vulgare L.var. nudum Hook.f.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发芽,但以春、秋季为宜,晒干。

  【原形态】裸麦,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光滑,高100-120cm.具4-5节。叶鞘光滑,大部短于节间或最基部者长于节间,顶端两侧具有叶耳;叶舌膜质,长1-2mm;叶片长9-23cm,宽8-15mm,微粗糙,穗状花序直立,呈四棱形,成熟后黄棕色或带紫色,长4-8cm(芒除外),宽1.8-2cm;小穗长约1cm;颖基部线形,稀被短柔毛,先端狭窄呈芒状,芒细弱,长约1cm;外稃光滑,仅顶部具短硬毛,先端延伸成芒;芒粗糙,强壮,基部扁,长10-13cm.成熟后的颖果肥大易脱落,长约7mm,径约3m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常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西部地区常有栽培。

  【性味】咸;温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主食积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消食和中。

  2.《药性论》: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3.《日华子本草》:开胃,止霍乱,除烦闷,消痰饮,破症积,能催生落胎。

  4.张元素:补脾胃虚,宽肠下气,腹鸣者用之。

  5.《本草纲目》: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