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苦苣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嘉祐本草》

  【拼音名】Kǔ Jù

  【别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祐本草》),兔仔菜(《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秃净草本,高15~30厘米,具一柔弱、平生的根茎,叶大部根生,具柄;线形或线状矩圆形,长7~10厘米,全缘或间有疏离的锯齿;茎叶少,无柄,有时略抱茎。头状花序小,组成为一疏松、柔弱、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花舌状,黄色;总苞长约6毫米,约有等长的苞片8枚,最外的数枚极小;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略扁平,有棱起的脉,稍有极小的突点,喙约与果身等长,冠毛白色。花期春末至秋初。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上。分布我国南部及东北各地。

  【性味】

  ①《千金·食治》:味苦,平,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苦,平,一云寒。

  【功能主治】治黄疸,疔疮,痈肿。

  ①《千金·食治》:久服少睡。

  ②《嘉祐本草》:除面目及舌下黄,强力不睡;折取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又取汁滴痈上立溃;碎茎叶敷蛇咬。生食之,调十二经脉,利五藏,霍乱后胃气逆烦,生捣汁饮之,虽冷,甚益人。

  【用法用量】内服:煮热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