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毛扭藓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Máo Niǔ Xiǎn

  【英文名】filamentous moss

  【别名】树毛衣

  【来源】药材基源: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obryidium filamentosum (Hook.)Fleisc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物体较粗壮,绿色或黄褐色,略具光泽。茎枝悬垂,长可达20cm,呈稀疏不规则羽状分枝,末端的分枝纤细而略扁平。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略向腹面内凹,有纵向波纹,叶尖具长毛尖,多扭曲,叶缘具细齿;中肋细,达叶片中上部。叶细胞狭长菱形至线形,有单疣,角细胞呈方形或长方形,壁厚。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石上或树干和叶片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

  【性味】淡;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性凉。有清热的功能。用于治烧伤。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