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核质蛋白(nucleoplasmin)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核质蛋白(nucleoplasmin):从真核细胞核中分离出的一种蛋白质,最早是Laskey等人于1978年在非洲爪蟾卵的浸出液中发现的。核质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就通过核定位信号运送到细胞核,是一种丰富的核蛋白,在核小体的装配中起作用。核质蛋白的作用在于既能促进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形成核小体,又能避免DNA与组蛋白间因强静电吸引而形成非特异结合的不溶性聚合物, 但它本身并不参与核小体的组成。

  核质蛋白具有头尾两个不同的结构域, 由5个 单体组成,分子量为165kDa,是耐热性可溶蛋白。尾部具有核定位信号,体外实验证明只要有一个尾部结构,就可将全部的头部带入细胞核。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