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3          
        
      
        
          				
            第一部分 实践技能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能力
  (一)案例内容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霍乱、伤寒、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肺结核、碘缺乏病、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高血压、食物中毒、苯中毒、铅中毒、水污染事件等。
  (二)基本要求
  1.调查方案的制订: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2.调查活动的实施:
  (1)调查准备:人、财、物;
  (2)调查活动的组织;
  (3)调查资料的收集;
  (4)标本的采集与储运。
  3.资料的处理:
  (1)调查资料的分析;
  (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
  4.控制与干预措施的选择;
  5.控制效果评价;
  6.调查报告的撰写。
  (三)说明结合案例、按照要求、回答要点。
  体格检查、急救技术操作与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一)体格检查
  测试项目19项。
  一般检查
  1.血压;
  2.眼:眼球运动、调节反射
  3.颈部(甲状腺、气管);
  胸部
  4.胸部视诊:对光反射(直、间接);
  (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与乳房;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5.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6.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底移动度;
  7.胸部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哕音、胸膜摩擦音;
  8.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9.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10.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
  11.心脏听诊:包括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
  12.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脉率、脉律;
  (2)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部
  13.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外形;
  (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
  (5)胃肠型和蠕动波。
  14.腹部触诊:
  (1)腹部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
  (4)腹部包块;
  (5)液波震颤;
  (6)振水音。
  15.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音:
  (2)肝浊音界;
  (3)移动性浊音;
  (4)脊肋角叩击痛;
  (5)膀胱叩诊。
  16.腹部听诊:
  (1)肠鸣音;
  (2)血管杂音。
  神经
  17.深反射(跟腱、肱二头肌、膝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
  18.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19.锥体束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二)急救技术
  测试项目3项。
  1.吸氧术;
  2.人工呼吸;
  3.胸外心脏按压
  (三)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1.心电图:测试项目7项。
  (1)正常心电图;
  (2)房性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
  (4)窦性心动过速;
  (5)窦性心动过缓;
  (6)典型心肌缺血;
  (7)急性心肌梗死。
  2.X线片:测试项目5项。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结核;
  (3)肺占位病变;
  (4)尘肺;
  (5)正常四肢关节片。
  3.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1)血、尿、粪常规;
  (2)痰液检验;
  (3)血清钾;
  (4)血清钠;
  (5)血清氯;
  (6)血清钙;
  (7)血清无机磷;
  (8)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
  (9)血清总胆固醇;
  (10)血清甘油三酯;
  (11)血清脂蛋白;
  (12)血糖;
  (13)二氧化碳结合力;
  (14)肝功能;
  (15)肾功能;
  (16)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
  (17)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18)尿铅;
  (19)尿汞。
  基本操作技能
  (一)常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1.余氯比色计;
  2.微小气候测定仪;
  3.噪声测定仪;
  4.紫外线强度测定仪
  5.一氧化碳测定仪;
  6.二氧化碳测定仪;
  7.显微镜;
  8.照度计;
  9.喷雾消毒器;
  10.X射线测定仪。
  (二)消毒隔离
  1.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
  2.消毒剂的配制(氯制剂、戊二醛、过氧乙酸)。
  (三)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1.常用流行病学统计指标的计算(率、比)及应用(三间分布);
  2.常用医学统计图(条、线、直方、比图)、表(单式、复式)制作与应用
| 编号 | 项目 | 项目数量 | 考试时间 ( 分钟 ) | 分值 | 考试设备 | 考试方法 | 
| 第一考站 |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 | 1 | 15 | 40 | 试题卡 | 口试 | 
| 第二考站 | 体格检查 | 题目—1 | 1 | 10 | 3 | 医学教学 模拟人
 多媒体
 | 口试 操作
 多媒体
 | 
| 题目—2 | 1 | 6 | 
| 题目—3 | 1 | 1 | 
| 急救技术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 1 | 5 | 5 | 
| 1.X 线片或心电图判读 | 1 | 5 | 2.5 | 
| 2.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 1 | 2.5 | 
| 第三考站 | 基本操作 | 采样技术 | 1 | 3 | 10 | 考试专用 器材
 试题卡
 | 操作 口试
 | 
| 常见的卫生学评价指标结果判读 | 1 | 3 | 5 | 
| 技能 | 消毒、隔离 | 1 | 7 | 10 | 
| 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 1 | 12 | 15 | 
| 合计 | 6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