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士资格 > 辅导精华 > 正文

痔的诊断标准外科护理学

  1、内痔 内痔是指发生于肛管齿线上,直肠粘膜下的血管性衬垫病理性扩张或增生形成的隆起性组织。称“里痔”。诊断标准:I期内痔:便血,色鲜红或无症状。肛门镜检查见齿线上直肠粘膜隆起,直径超过两个钟点置,粘膜表面色淡红。II期内痔:便血,色鲜红。大便时伴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还纳复位。肛门镜检查见齿线上直肠粘膜隆起,粘膜表面色暗红。III期内痔:排便或其他原因增加腹压时,肛内肿物脱出,需休息或手推方能还纳复位,粘膜表面暗红。IV期内痔:肛内肿物脱出,无论休息或手推均不能复位,粘膜表面糜烂。

  2、外痔 外痔是指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肛管部隆起性组织。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又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四类。

  诊断标准:结缔组织性外痔:齿线以下有柔软的隆起性组织,表面覆盖皮肤,无疼痛,无红肿,又称皮赘。血栓性外痔:齿线以下突发性红肿包块。疼痛明显,皮下可触及硬结。静脉曲张性外痔:增加腹压时齿线以下形成隆起性包块,质地柔软,无压痛,皮下可见扩张的血管团。炎性外痔:齿线以下发生的红肿包块,起病较急,包块皮肤水肿潮红,压痛明显。

  3、混合痔 混合痔是指齿线上下互相融合的隆起性组织,它具有内痔和外痔的临床特征。在诊断混合痔时,应注明内痔的分期和外痔的分类。

精品课程

2026年护士资格课程

豪华通关班

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