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空气离子化的卫生学意义——环境卫生学

  空气离子化: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素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形成阳(正)离子,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负)离子。每个阳离子或阴离子均能将周围l0~15个中性分子吸附在一起,形成轻阳离子(n+)或轻阴离子(n-)。这些轻离子再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水滴等相结合,即形成直径更大的重阳离子(N+)或重阴离子(N-)。

  空气中有一定浓度的阴离子能起到使机体镇静、催眠、镇痛、止痒、止汗、利尿、降血压、增进食欲和提高工作效率等作用。阳离子的作用则相反,对机体有不良影响。

  天然环境中,重,轻离子数的比值(N±/n±)不应大于50,但如果浓度超过l06/m3时,则无论是阳离子或阴离子,均对机体有不良影响。海滨、树林、瀑布附近等天然环境中,大气负离子较多。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经典班次科学搭配 高清课件随意学

2021年新课

26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