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人的年龄,心功能受损程度,病变发展速度及受累的心室状况等。心衰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有发展为心衰的高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糖尿病等,但无结构性心脏病和心衰症状和体征;第二阶段有导致心衰的心脏结构异常,但无心衰的症状或体征(如左室肥厚、扩张或收缩力减弱、无症状瓣膜病或曾有心肌梗死的病史;第三阶段有结构性心脏疾病,现有心衰的症状;如左室收缩功能不良所致的呼吸困难或乏力,曾经出现心衰的症状经治疗症状已消失的病人;第四阶段有严重结构性心脏疾病,顽固性心衰,需特殊治疗(如机械循环装置、持续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或静滴扩血管药物、住院等待心脏移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