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原则
(1)用药要早:可减轻心瓣膜的损害,保护心脏功能,防止和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2)剂量要足:赘生物内的细菌可增殖到每克组织l09~1010的菌体浓度。由于病原体隐藏于有纤维覆盖物的赘生物之中且处于代谢休眠状态,不易为抗生素杀灭。抗生素可通过被动弥散进入非血管赘生物的中心区域,但在赘生物内要达到有效抗生素浓度,必须有高的血清浓度。
(3)疗程宜长:一般需要4-6周,方可达到完全消除感染的目的,停药过早易致感染复发。
(4)选用杀菌剂:抑菌剂不能杀灭细菌,停药后受抑制的细菌可重新繁殖。杀菌剂还可能穿透赘生物,杀灭隐藏于深部的病原体。
(5)监测血清杀菌滴度调整药物剂量:血清杀菌滴度(serum bactericidal titer,SBT)指的是体外测定患者血清所含药物杀灭细菌的活性,以杀灭99.9%接种细菌的血清最高稀释度来表示。当峰血清药物浓度的SBT为≥l:8时,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足以有效地杀灭细菌。抗生素须静脉给药,在用药过程中应监测SBT,要求抗生素注射后30min达到血清高峰浓度且SBT≥1:8,否则应增加剂量。
(6)联合用药:可起协同杀菌效应,以获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能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促进氨基糖苷类药物进入细胞内杀灭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