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外科护理学》重点难点——气胸

  气胸重点和难点

  1.闭合性气胸伤后伤口迅速闭合,胸膜腔与外界不相通。小量气胸,肺萎陷在30%以下,1-2周内可自行吸收,不需治疗;大量气胸,有较明显的症状合体征,应行胸膜腔穿刺抽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行胸膜腔闭式引流。

  2.开放性气胸

  (1)病理生理:胸膜腔经胸壁伤口与外界大气直接沟通,空气可通过胸壁伤口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因胸膜腔内负压消失,吸气时,健侧胸膜腔负压升高,与伤侧压力差增大,纵隔向健侧进一步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差减少。纵隔移回伤侧,导致纵隔位置随呼吸而左右摆动,称为纵隔扑动,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2)表现:可有严重呼吸困难、紫绀和休克;胸壁可见吮吸性伤口,并随呼吸发出“嘶嘶”声。

  (3)处理:立即以凡士林纱布等紧急封闭伤口,及早行胸膜腔抽气、清创、胸膜腔闭式引流、抗休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3.张力性气胸

  (1)病理生理:较大肺泡、支气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其裂口与胸膜腔相通,形成活瓣,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只能进入不能排出,使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增高,压迫伤侧肺使之逐渐萎缩,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2)表现: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大汗、紫绀、烦躁不安、昏迷、休克,胸膜腔穿刺有高压气体冲出。

  (3)处理:立即排气(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插入粗针头),及早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抗休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3-7日裂口闭合,如长期漏气,行手术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