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外科护理学》重点难点——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

  1、疼痛  与手术对组织的破坏有关。

  2、尿潴留  与麻醉导致膀胱麻痹、不习惯床上排尿、下腹或肛门会阴部手术切口疼痛等有关。

  3、恶心、呕吐、腹胀  与麻醉反应、电解质失衡等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手术创伤、术后禁饮食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  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和肺炎、尿路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二、护理措施

  1、观察生命体征  小型手术1-2小时测一次;中大型手术15-30分钟测一次,直至病情平稳后改1-2小时测一次,以至停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①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感染征象;敷料有无污染或松脱。少量渗血,可加压包扎,敷料污染或松脱,应及时更换;大量出血及切口感染,应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②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按时更换引流袋;适时协助拔管。

  3、疼痛的护理,一般术后24小时内最重,2-3日后明显减轻。轻者给口服去痛片,重者给肌注哌替啶;指导病人咳嗽、翻身或活动肢体时,用手按压切口部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刺激引起的疼痛;切口持续疼痛或疼痛减轻以后又加重,需警惕切口血肿或感染。

  4、恶心、呕吐、腹胀的护理  恶心、呕吐常为麻醉反应,可自行停止。早期腹胀多因胃肠道蠕动受抑制气体不能排出反致,一般48小时后肠蠕动恢复,腹胀消失。若恶心、呕吐、腹胀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应考虑有无颅内压增高、粮尿病酸中毒、尿毒症、电解质失衡、急性胃扩张、肠梗阻或腹膜炎等。处理原则:除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给予镇吐剂,腹胀给予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高渗溶液低压灌肠、腹部热敷外,还应查明原因,对因处理。

  5、饮食和输液护理

  (1)非腹部手术:①体表或肢体手术:如手术范围小、全身反应轻,术后即可进食;手术范围大、全身反应重,需2-3日后进食。②局麻和小手术:如没有任何不适,术后可随意进食。③腰麻和硬脊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可根据病人需要提供饮食。④全麻:应待病人清醒,恶心、呕吐反应消失后,视病情提供适当饮食。

  (2)腹部手术:尤其是消化道手术,一般需禁食2-3日,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5-6日进半流质;7-9日可恢复普食。禁食及流质饮食期间,应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液;如禁食时间较长,应行静脉高营养液,以免内源性能量和蛋白质过度消耗,影响康复。

  6、早期活动  如无禁忌,应早期床上活动,争取在短期内起床活动,其意义是:①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②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防止褥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③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防止腹胀和肠粘连。④有利于膀胱收缩功能的恢复,防止尿潴留。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