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
致病菌 |
致病特点 |
脓液特点 |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拟杆菌 |
主要产生血浆凝固酶 产生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 常为继发感染、与厌氧菌合并致病 混合感染被控制后,引起单纯感染 常为继发感染,特别是大面积烧伤 常与其他需氧菌和厌氧菌合并致病 |
易局限、脓液稠厚、无臭、黄色 易扩散、脓液稀薄、量多、淡红色 单纯感染,脓液无臭;混合感染,脓液稠、恶臭 脓液有特殊臭味 脓液淡绿色、有特殊腥臭味 脓液恶臭,涂片有细菌,但普通细菌培养(一) |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浅表软组织感染,根据以上症状即可确诊,而深部组织或体腔内感染则需结合B超、X线、CT、MRI等做出诊断。
2、全身征象 发热、头痛、腰背痛、精神不振、乏力、纳差、出汗、脱水;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和感染性休克。
三、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1、局部治疗及护理 早期可热敷、理疗、中药外敷、局部制动、抬高患肢,以促进炎症吸收,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脓肿形成后行切开引流,脓液送细菌培养,日后加强局部换药。
2、全身治疗及护理 ①支持疗法:休息,镇静;给予输液、输血、清蛋白等;鼓励多饮水,进食高营养食物。②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③观察局部症状、生命体征、意识、尿量;必要时抽血送细菌培养。④对症处理,如高热者给予降温,并做好其他方面的基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