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颌下区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1 例

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3

  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李某,男,56岁,因右颌下区肿物切除术后复发1年半入院。患者曾经于1995年12月因右颌下区肿物15年行肿物切除术,1996年3月因肿物复发行右颌下区肿物切除术及右侧舌骨上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此次因右颌下区肿物再次复发入院。

  入院查体:全身情况无异常。专科情况:右颌下区饱满,皮肤呈暗红色,可见长4cm线性疤痕,可触及7cm×3cm×3cm大小肿物,外形不规则,质地较硬,无压痛,与皮肤粘连,边界不清,活动度欠佳,颏下可能及1cm×1cm×1.5cm大小淋巴结1个。全口曲面断层X光片:未见下骨骨质异常。B超意见:右颌下实性病变,质不均,血供少,不除外淋巴结转移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入院后,在强化加局麻下行右下颌肿物切除术及右肩胛舌骨肌上淋巴清扫术,术中见肿物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肿物位于口底肌群下方,环状软骨上方,上端位于颈动脉鞘表面,下端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彻底切除肿物及周围淋巴结,术后置负压引流,加压包扎,2d后拔引流管,伤口一期愈合,7d拆线,伤愈合出院,术后病理标本经多家医院会诊仍报告为: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出院后给予环磷酰胺化疗。

  2.讨 论

  本病少见,为局部淋巴组织增生所致,局部可形成肿瘤样巨大肿块,也可全身多处发病,肿块可有时大有时小。该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炎症性病变,因为病变中有各种炎细胞浸润,小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也有人认为是淋巴组织错构瘤,理由是无炎症病史,并可发生于无淋巴结部位;还有人认为是免疫异常疾病,因为病变组织中有大量浆细胞及免疫母细胞,血清球蛋白增多,可能与某些未知抗原刺激有关。根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可将此病分两型: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前者以滤泡间淋巴组织增生为主,并富含血管;后者以大量的浆细胞浸润为主,两种类型在临床上难以区别。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环磷酰胺化疗亦有效,两者结合可提高疗效,由于该病具有一定的局部复发趋势,因此手术切除应注意彻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综合笔试课程

2025年好课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