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服石成为魏晋时尚的原因及其危害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记得在《健康报》上曾刊登过一篇题为《魏晋人士追求风姿美》的文章,该文对魏晋士人爱好服石的行径,作了讴歌式的赞美,声称:“魏晋士人甘愿以血肉之躯,在追求美的旅途上铺就一块块路石,他们真是活得风流,死得潇洒。”服石成为魏晋时尚,真的是由于魏晋士人追求风姿美而采取的方法吗?对此,我们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影,就能作出明确的判断,从而对服石歪风采取正确的批评态度。

  服石,又叫服食。在魏晋时代,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芸芸众生,莫不为此倾倒。因而,服石作为一种时尚而风行社会。服石,具体是指服用一种名叫寒石散的东西。而寒石散,又名五石散,它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种矿物一并烧炼而成的散剂。当然,对五石散的构成,在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见解,不过大同小异,具体组成之物出入不大。服用寒石散,属于古代神仙服食的范畴,其端绪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汉武帝时,就有方士李少君、栾大诸人为武帝提供所谓的“仙药”,其实就是经烧炼而制成的金石类矿物散剂。汉武帝最后便是因服用大量以壮阳为目的的“仙药”来助淫欲而精竭暴亡的。

  到了魏晋时代,服石发展成为时尚,很快风靡社会,波及各阶层。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具体来说,有三大基本的原由,分述如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上层权贵沉溺于荒淫无耻生活中,借服石以壮阳纵欲,而图一时之快,将宝贵的生命孤注一掷。因此,夭亡者甚众。魏尚书何晏就大肆倡导服石,并极力渲染服石之后所带来的好处和明显效果。对此,晋代医家皇甫谧作了明确的论述:“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缀……。”许多封建统治者不学养生之术,不懂卫生之道,不依靠医学科学来保卫生命,却非常迷信服石,达成壮阳纵欲,希图片刻之欢娱,藉此过着犬马声色、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所以,冤死夭亡者为数不少,而且流毒甚深,贻害无穷。甚至直到唐代,服石之风尚未停息,还有七、八个皇帝因为服石而枉丢了性命。

  2.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士人”则借服石来麻醉自我的灵魂,以逃避现实生活中惊心动魄、充满血腥残忍的纷争,从而求得内心的暂时安宁。魏晋时代,虽有短暂的统一,但纷争不断,倾轧不已,战乱不休。许多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他们内心异常的矛盾、苦闷与压抑。欲涉足宦海,又惧怕其中的惊涛骇浪,且自我独立特行的清高品格将荡然无存,也就是会在官场的尔虞我诈里随流波逐流失去自我的固有品格。但超然物外,自己的政治抱负又无法施展,政治理想也必定破灭。因此,在社会邪恶面前愤闷不已,心绪难平。在这样的矛盾心境支配下,他们就借服石来麻醉自我。由于五石散是热性的矿物,因此在服石之后,士人们就觉得体内炽热难忍,于是便有披衣而走、登高而歌的狂人姿态。这种作为,既可散热,又能排遣郁闷。然而,就其真实的内心来说,也是极其无奈的举动。真是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有时则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或在竹林树丛里吟诗放歌,清淡不已。著名的“竹林七贤”的代表嵇康就“好养性服石之事”,虽然他“性至淳”。

  3.下层平民为赶时髦而争相服石,并且竟然出现了不服石者反遭侧目的荒唐怪异现象。有些平民根本就是属于穷困的群体,客观上也没钱来买五石散,但也装着“寒衣、寒卧、寒食”,就是穿着异常宽大的衣服,仰卧在大路旁的青石板上,吃着冷饭,饮着山泉,一副逼真的散热模样。医家皇甫谧在这等风起云涌的世俗时尚氛围里,犹豫再三,彷徨踯躅,最后还一度误入歧途,竟为赶时髦而“下海”服石。由此可见,这种社会陋习影响之广。

  至于服石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那是显而易见的。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有明确论断,所谓:“石药发癫,芳草发狂”,并记载了服用石药致病之事。汉代医家淳于意在他回答文帝的廷讯所留下的“诊籍”(我国古代最早的病案)中,也记述了服石所造成的恶果。具体是齐王侍医不听其忠告,而一意孤行,长期服用五石散,最后的结果是胸部忿发痈疽而亡。晋代医家皇甫谧则忠实记录了自己从前服石的切身体验:“初服寒食散,而性与之忤……违错节度,辛苦荼毒……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于今困劣,救命呼吸……。”最后为服石所致的“委顿不伦”而悲愤不已,数度欲伏刃自杀。服石的客观危害于此也可见一斑了。在《唐会要》卷82《医术》中有载:长安元年(公元821年),一位名叫皋的处士上疏给本身也爱好金石唐穆宗,坦诚进谏,上疏说:“先朝暮年,颇好方士,征集非一,尝试亦多,累致危疾,闻验中外,足为殷鉴”。诗人白居易更是直抒胸臆,写下诗篇《思归》:“退之服硫磺,一病不能讫;徽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终冬不衣棉。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象韩愈、杜牧、崔颢等时代精英,都是由于炼丹、服石而夭亡的,服石对身体的严重损害无疑是触目惊心的。服石,主要会引发两类疾病:一是诱发外科方面的病症,具体如痈疽、发背;二是也会损害人的神经中枢,从而导致精神错乱,发癫、发狂。而以壮阳纵欲为目的去服石的帝王将相,则由于服石而宣淫无度,精竭身亡者亦为数不少,当然也不乏名流学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综上所述,服石确实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股逆流,是在魏晋这一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上演的一场悲剧。由此看来,鲁迅早在二十年代于广州所作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演讲辞之中表明的原则立场和基本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