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内科常见病之一,根据中医理论,笔者认为偏头痛多因受风寒引起,且与睡眠和生气因素息息相关。笔者十余年来,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用自拟川蔓汤加减治疗此病,疗效甚好,兹将2004年1月~2005年6月治疗200例典型偏头痛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病例,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头痛分类标准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且符合如下诊断要点:(1)常有受风寒病史,少数有家族史;(2)发作性搏动性头痛,单侧或双侧,多数局部头痛,反复发作史,一年患1次或数次,间歇期如常人;(3)头痛发作时伴有眼胀不适、恶心、头晕、睡眠差、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4)颅CT和脑电图检查正常。200例患者中,男72例,女128例,年龄15~64岁,平均41岁。病程15天~23年。
1.2 治疗方法川蔓汤加减:川芎30g,蔓荆子20g,白芷10g,藁本10g,防风10g,全蝎6g,僵蚕10g,龙骨30g,牡蛎30g,地龙10g,甘草6g。睡眠差酌加酸枣仁15g,夜交藤15g,远志15g,去地龙;胃脘不适加木香10g,砂仁10g,陈皮10g;妇人月经期间川芎减量。患者体重甚轻者全部药物剂量酌减。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一疗程,病情稳定后加服3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3 治疗中注意事项笔者在治疗中嘱患者:平素多饮水,多锻炼身体,注意休息,少受风寒和少生气,病情稳定后加服3剂或多剂亦很重要。
2.结果
2.1 判定标准临床治愈:1年未见复发;控制:停药5个月左右未见复发;显效:停药3个月未见复发;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2 治疗结果本组200例,临床治愈122例,控制46例,显效23例,无效9例。口服中药煎剂8~25天,平均13.2天。本组无效者多因生活环境仍受风寒,停药1个月又见复发。
3.讨论
偏头痛,西医认为头部局部区域的血管内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浓度增高,血管发生痉挛性狭窄。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病机为风邪入中经络,风火之邪郁留肝经之络,治以散风清火,疏肝解郁,解痉止痛。患者多睡眠质量差,则重用镇静催眠药物。方中主药川芎活血行气,为头痛要药;蔓荆子轻浮上行散头邪,佐补治头痛最效;全蝎、僵蚕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虫蚁搜刮而治顽固性头痛。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和病程,决定服药长短,多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医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