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儿科 > 正文

新生儿硬肿症有哪些诊断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临床表现 本病常发生在寒冷季节,以生后不久或1周内的婴儿多见,多有环境温度偏低,保暖不够的病史,由于早产、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也见于夏季。患儿体温降至31~35℃,甚至26℃左右,可用我国自制的低体温计(30~40℃)检测。哭声低弱或不哭,不能吸吮,肢体自发动作少,皮肤先为深红色,后转为暗红色,严重者呈苍白或青紫。四肢和躯干冰冷,脉微弱不易扪及。皮肤和皮下组织先有水肿,以后变硬,严重者似硬橡皮样。硬肿先发生在小腿、面颊和肩部,以后大腿外侧、臀部、上肢也受累,甚至累及全身。因胸腹硬肿而发生呼吸困难,因面颊硬肿而不能张嘴。患儿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反应低下、尿少甚至无尿,以后口鼻流出血性液体,发生肺出血而死亡。

  2.实验室检查

  3.硬肿症病情诊断分析  目前尚无统一意见。

  也有根据硬肿范围、一般状况、体温,以及有无休克、肺出血而分为轻、中、重度者。

  4.皮肤硬肿范围诊断  按照皮肤硬肿范围大小分轻、中、重三度。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中度:硬肿范围在30%~50%;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

  5.硬肿症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  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度发红;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红;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橡皮样坚硬,肤色暗红。

  6.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妇幼司儿童急救项目办公室所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规定以下两项指标。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