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前庭大腺炎的鉴别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前庭大腺炎多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肠球菌等混合感染;淋菌感染所致在我国则较为少见。

  本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妇女,婴幼儿及绝经后者很少发生。急性期局部感到疼痛,尤其脓肿形成后疼痛最为剧烈,常伴有发冷、发热、寒战;有时还出现大小便困难。检查时可发现在大阴唇下l/3处,局部发红、硬、触痛明显;若形成脓肿,可见鸡蛋或苹果大小的肿块,单侧性居多,表面皮肤发红、变薄,触痛明显,有波动感,周围组织水肿,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急性期病变扩散可引起直肠周围脓肿。

  周围血象中的白细胞数增高,尤其中性粒细胞。取前庭大腺开口处或尿道口,尿道旁腺处的分泌物,作涂片染色或培养可获得病原菌。

  急性期后,如果腺管口阻塞,腺内分泌物不能排出,则可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鉴别诊断】

  前庭大腺脓肿与前庭大腺囊肿区别:其共同点均为前庭大腺处有一肿块,区别在于前庭大腺脓肿者局部有痛感,常伴有发冷、发热,检查前庭大腺肿块,见表面皮肤发红,触痛明显,有波动感,挤压时在前庭大腺开口处可有脓液溢出;前庭大腺囊肿则前庭肿块皮肤色泽不变,肿块呈囊性,无压痛,挤压肿块时前庭大腺开口处无脓液溢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