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酮康唑混悬液的注意事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下列情况应慎用:胃酸缺乏(可能引起酮康唑混悬液的吸收明显减少);酒精中毒(酮康唑混悬液可致肝毒性)。

  2.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血清氨基转移酶的升高可能不伴肝炎症状,然而,如果血清氨基转移酶值持续升高(即使是轻度升高)或加剧,或同时伴有肝毒性症状时均应立即中止酮康唑混悬液的治疗。

  3.由于酮康唑混悬液对血-脑脊液屏障穿透性差,故不宜用于治疗真菌性脑膜炎

  4.由于酮康唑混悬液对曲霉、毛霉或足分支菌的抗菌作用差,故不推荐用于上述真菌感染。

  5.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由于酮康唑混悬液可导致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因此也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

  6.50岁以上的妇女对酮康唑混悬液的耐受性差。

  7.曾服用灰黄霉素及同时服用对肝脏有损害药物的患者,应注意肝损害反应,如常见的倦怠伴有发热和黄疸等症状。用灰黄霉素治疗的患者,开始用酮康唑混悬液前最好停止服用灰黄霉素一个月。

  8.对于一日服用酮康唑混悬液0.4g以上(含0.4g)剂量的健康受试者,发现酮康唑混悬液可降低可的松对促皮质激素刺激的反应。因此对肾上腺功能不全及长时间处于应激(如大手术等)状态的患者,应监测其肾上腺功能。

  9.服药期间禁止服用酒精类饮料。如发生头晕、嗜睡时需引起注意。

  10.酮康唑混悬液可与食物同时服用,以促进酮康唑混悬液的吸收病减少恶心、呕吐反应。

  11.酮康唑混悬液可引起光敏反映,故服用期间宜避免过长暴露于明亮光照下,可配戴有色眼镜。

  12.治疗念珠菌病疗程至少2周,治疗需持续至病原检查感染消失。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通常需长期维持治疗。其他系统真菌感染的疗程需6个月或更长。

  13.酮康唑混悬液用以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时,一般不需减量,因为仅有小量药物以原形自肾排出。由于酮康唑混悬液可致肝毒性发生,故已有肝损害的患者应禁止使用酮康唑混悬液,如确有指征应用时,则需谨慎并减量服用。

  14.由于酮康唑混悬液对某些肝氧化酶有一定抑制作用,故可延缓依赖此酶系代谢的药物的消除,使血药浓度升高,加重不良反应。

  15.偶有病例报道酮康唑混悬液对饮酒者有戒酒样作用,表现为潮红、皮疹、外周水肿、恶心和头痛等,一般可在数小时内消失。

  16.同时应用西咪替丁或呋喃硫胺,至少应口服酮康唑混悬液2小时后再服用上述药物。(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