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吗啡的药理及适用症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吗啡为阿片受体激动剂。药理作用:

  1.镇痛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比间断性锐痛及内脏绞痛效果强。它是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活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药理作用。

  2.镇静在镇痛的同时有明显镇静作用,有时产生欣快感,可改善疼痛病人的紧张情绪。

  3.呼吸抑制可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对呼吸抑制的程度与使用吗啡的剂量平行,过大剂量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镇咳可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但因有成瘾性,并不用于临床。

  5.平滑肌可使消化道平滑肌兴奋,可致便秘;并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6,心血管系统可促进内源性组胺释放而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脑血管扩张,颅压增高。

  7.镇吐亦因其可致成瘾而不用于临床。

  吗啡口服易吸收,皮下注射、肌注吸收均快。吸收后可分布于各种组织,可通过胎盘。t1/2小时,约有1/3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少量经乳腺排出。1次给药镇痛作用持续4~6小时。应用:①镇痛:现仅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②心肌梗死。③心源性哮喘。④麻醉前给药。(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