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注射用尿激酶的药理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注射用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注射用尿激酶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注射用尿激酶还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注射用尿激酶在静脉滴注后,患者体内纤溶酶活性明显提高;停药几小时后,纤溶酶活性恢复原水平。但血浆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降低,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的增加可持续12-24小时。注射用尿激酶显示溶栓效应与药物剂量、给药的时间窗明显的相关性。

  注射用尿激酶毒性很低,小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大于100万国际单位/公斤体重。亦无明显抗原性,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临床应用罕有过敏反应报道。但是,鉴于注射用尿激酶增加纤溶酶活性,降低血循环中的未结合型纤溶酶原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危险。(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