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社会医学 > 正文

危险因素种类

——●●●聚焦热点●●●——

审核时间> 审核材料> 特惠活动>
社保要求> 中专报考> 核心考点>

  危险因素种类:

  引起人类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种类很多,概括起来有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生物遗传危险因素和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四类。

  1.环境危险因素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条件。

  (1)自然环境危险因素

  生物性危险因素;物理化学危险因素:

  (2)社会环境危险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是与健康呈现密切的正相联系。世界各国健康水平差别巨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疾病类型和死因谱不同。在经济落后的国家,由于贫困、营养不良、卫生设施落后和环境污染等,使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引起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70%~90%。

  2.行为危险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是指由于自身行为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健康危险因素,亦称自创性危险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由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危害健康的程度日益严重。据统计,前四位主要死亡原因,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和意外伤害要占总死亡数70%以上。上述四种疾病都与行为生活方式中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还有由于人类生物遗传因素造成的危险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基因研究的发展,遗传特征、家族发病倾向、成熟老化和复合内因学说等都已经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中找到客观依据。

  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中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存在各种不利于保护并增进健康的因素,如医疗质量低、误诊漏诊、医院交叉感染等都是直接危害健康和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

  广义而言,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初级卫生保健网络的健全程度,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悬殊以及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和医疗保健制度不完善等等都是可能危害人群健康的因素,值得引起重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