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记忆烧伤的常考知识点,专门用表格整理了烧伤病人的护理如下:
1、成人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  | 成人各部位面积(%)  | 小儿各部位面积(%)  | 
头颈  | 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 9+(12-年龄)  | 
双上肢  | 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 9×2  | 
躯干  | 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  | 9×3  | 
双下肢  | 9×5+1=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 46-(12-年龄)  | 
注:烧伤面积可简单归纳为: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2、烧伤的分级(三度四分法)
分度项目  | Ⅰ度(红斑性)  | Ⅱ度(水疱性)  | Ⅲ度(焦痂性)  | 
浅  | 深  | 
深度  | 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  | 表皮生发层,真乳头层  | 皮肤真皮层,残留皮肤附件  | 全皮层,甚至皮下、肌骨骼  | 
水泡  | 无  | 大小不一水泡  | 可有,小水泡  | 无  | 
创面  | 红斑状干燥,轻度红肿,无感染  | 创面红润,潮湿红肿明显  | 创面微湿,红白相间,水肿明显  | 焦黄炭化焦痂,树枝状栓塞血管  | 
感觉  | 烧灼感  | 疼痛明显  | 痛觉较迟钝  | 痛觉消失  | 
拔毛  | 剧痛  | 痛  | 微痛  | 不痛,易拔除  | 
愈合  | 3~7天  | 2周左右  | 3~4周  | >4周  | 
预后  | 无瘢痕  | 无瘢痕,色素沉着  | 瘢痕愈合  | 需植皮  | 
3、烧伤严重性程度(成人)
严重程度  | 烧伤总面积(%)  | Ⅲ度面积(%)  | 并发症  | 
轻度烧伤  | <10  | 0  | 无  | 
中度烧伤  | 10~30  | <10  | 无  | 
重度烧伤  | 31~50  | 11~20  | 休克,呼吸道烧伤、严重的复合伤  | 
特重烧伤  | >50  | >20  | 有严重并发症  | 
4、静脉输液的护理
①烧伤病人补液总量为: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Ⅱ~Ⅲ度烧伤)×1、5ml(成人1、5ml,小儿1、8ml,婴儿2ml)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电解质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深度烧伤为1:1,即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各0、75ml。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第三个24小时补液量根据病情变化决定。
②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也可用血浆代用品和全血,Ⅲ度烧伤应多输新鲜血。补液原则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尤其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含电解质的液体,以免加重低钠血症。
③尿量:是判断血容量是否充足的简便而可靠的指标。成人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有血红蛋白尿时要维持在50ml以上。
知识拓展:
患者,女性,21岁。烧伤入院。体重50kg,其烧伤面积一度10%,二度30%,三度10%,护士输液时除生理需要量外,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
A、2000ml
B、3000ml
C、3500ml
D、5000ml
E、4300ml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输液公式,应补液体量=烧伤面积×体重×1、5+2000ml,其中2000ml为生理需要量,故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3000ml。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精华高频知识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栏目!这里有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政策动态、精华资料及备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