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护士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青霉素过敏反应如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变态反应,发生率约为5/1万~10/1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失快。
(1)发生机制:
青霉索G本身与其所含的高分子聚合体(6-氨基青霉烷酸)、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以及某些真菌均可成为半抗原。 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成全抗原,可使T淋巴细胞致敏,从而作用于B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使B淋巴细胞转变成浆母细胞和浆细胞,而产生相应的抗体,即IgE。IgE黏附于某些组织,如皮肤、鼻、咽、声带、支气管黏膜等处微血管壁周围的肥大细胞上及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对抗原处于致敏状态,当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即与之结合,导致这些细胞破裂,释放组胺、白三烯、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分别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休克等一系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2)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用药后5~20分钟内,甚至在用药后数秒内发生,既可发生于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射时(皮内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甚至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临床表现有:
1、呼吸系统症状: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掌和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等。
2、循环系统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田于脑组织缺氧引起,表现为头晕眼花、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症状:瘙痒、荨麻疹等。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精华高频知识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栏目!这里有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政策动态、精华资料及备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