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湿热敷法的操作方法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
一、湿热敷法
(1)方法一
①暴露治疗部位,局部皮肤涂上凡士林(范围不大热敷面积)后,盖上一层纱布或敷布;
②将热水中毛巾或旧布拿起并拧干,抖开,用手腕掌侧试温,以不烫手为度,折叠后敷于患处,敷布上盖以棉垫,以维护温度。如病人感到烫热,可揭开敷布的一角散热,每3~5分钟更换1次敷布,及时更换盆内热水,湿热敷时间太长易使局部皮肤软化,降低抵抗力,对缓解时间为15~20分钟;
③在患部不忌压的情况下,亦可用热水袋放在敷布上,再盖以大毛巾进行湿热敷;
④热敷完毕,擦干局部皮肤,盖好治疗部位,面部热敷者,敷后半小时患者方能外出,以防感冒;
⑤在伤口部位作热敷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敷后按药法处理伤口。
(2)方法二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②病人取舒适体位,在热敷部位下面垫橡胶单及治疗巾,局部涂以凡士林,上面盖一层纱布。
③将敷布浸于热水中,用长钳拧敷布至不滴水为度,抖开敷布用手腕掌测试温度,如不烫手即可折好敷于患处。上面可放置热水袋,并盖棉垫或用大毛巾包裹,以保持温度。如病人感到烫,可揭开敷布一角以散热。
④及时更换敷布,每3~5分钟一次,热湿敷时间为15~20分钟。
⑤热湿敷完毕,用纱布擦净患处,整理用物。
⑥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⑦洗手,记录热湿敷的部位、时间及热湿敷的效果和反应。
二、干热敷
常用的是热水袋法。方法如下:
①于开水加入凉水,调水温至60-70℃,但对昏迷、局部感觉障碍、婴幼儿、老年等患者,水温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②放平热水袋,去塞,灌入热水至1/2~2/3满,逐渐放平,排尽袋内空气,拧紧塞子,倒提热水袋并轻挤一下,检查是否漏水,然后擦干表面,装入布套,放于患者所需部位;③对使有热水袋者应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如发现皮肤潮红,应立即停止使用,于局部涂上凡士林以保护皮肤;④热敷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用毕将水倒净,倒挂晾干后,吹气使水袋膨胀,然后旋转塞子存放阴凉处,以防袋内胶面粘连。家中无热水袋亦可将炒盐、炒沙、炒糠装入布袋,或用其他适用的盛用器皿外包毛巾或厚巾套进行热敷。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精华高频知识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栏目!这里有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政策动态、精华资料及备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