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该项检测?肝素治疗在临床常见,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护士考试,专门整理了抗凝物质检测之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如下。
【参考值】发色底物法:108.5%±5.3%
【临床意义】
1.活性增高
可导致出血,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肝炎,使用抗凝药物等。
2.活性减低
可导致血栓形成,见干先天性:和获得性抗凝血酶皿缺乏症(血栓前怒、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二)血浆肝素定量测定
【参考值】0IU/ml
【临床意义】用于监测肝素的合理用量。肝素治疗有效而临床又较少出现出血,血条肝素浓度以0.2~0.5IU/ml 为宜。
本篇文章带大家了解了“抗凝物质检测之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想要了解更多护士资格考试知识点及核心考点请关注>>护士资格考点总结提示>>2020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练习题库
相关推荐
护士执业资格备考“100问”
备考护士资格如何科学刷题?
2020护士资格备考重点“隔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