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异常分娩是必考的点,异常分娩包括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和胎位异常,此次给大家介绍子宫收缩乏力中的一些知识点,主要是协调性宫缩乏力与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的比较,希望学员能把这些知识点好好理解一下,在考试时遇到宫缩乏力的题目能很好地应对。
|
协调性宫缩乏力 |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
原因 |
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多为继发性 |
初产妇年龄过大、过小→多为原发 |
特点 |
宫缩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 |
极性倒置,子宫下段持续性收缩 |
对母儿的影响 |
宫腔内压力低,对母儿影响小 |
宫腔内压力高,易发生窘迫 |
临床表现 |
宫缩高峰手压宫底有凹陷 |
持续性下腹痛,拒按,胎位不清,产妇烦躁,呼叫 |
对产程的影响 |
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延长 |
潜伏期延长 |
处理 |
增强子宫收缩——
①人工破膜:宫口≥3cm、医\学教育网l整理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
②缩宫素静滴:宫口≥3cm、胎心良好、胎儿正常、头盆相称;
③地西泮静推:10mg。 |
协调宫缩,恢复正常极性——
①哌替啶:100mg肌注;
②吗啡:10~15mg肌注;
③地西泮:10mg静推
未纠正→剖宫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