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发热的不同热型分类

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发热的不同热型分类如下,希望对各位内科主治医师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临床上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不同的热型在病程进展过程中,热型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了解热型对于诊断、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预后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发热程度

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1、低热 37.3~38℃(99.1~100.4F);

2、中热 38.1~39℃ (100.6~102.2F);

3、高热 39.1~41℃ (102.4~105.8F);

4、超高热 41℃ (105.8F)及以上。

腋窝温度分为:

1、低热型(<38℃);

2、中热型(38-39);

3、高热型(39~40℃);

4、超高热型(>40℃)。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100.4~102.0F),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H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

按体温曲线形态分型

如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双峰热、消耗热、波状热、不规则热等热型的形成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热型与病变性质有关。决定病变性质的因素为内生致热原产生的速度量和释放人血的速度,这些均影响体温调定点上移的高度和速度。

按程热分型

根据热程热型与临床特点,可分为:

1、急性发热(热程小于2周);

2、长期发热(热程超过2周且多次体温在38℃以上):长期高热、长期低热;

3、反复发热(周期热)。

医学教育网提供2019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预祝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2019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