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药商业企业来说,商务部正在引导的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的热门话题。在2009年新医改语境下,医药流通领域的一场变革已不可避免,其中暴露出的矛盾在“两会”上得到了高度关注。
《医药经济》记者了解到,“两会”刚刚召开,针对医药分业对医药商业的影响,代表和委员们的观点即形成了不同的阵营。身为“两会”代表的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在议案中指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施医药分业,医药商业市场的潜力将带给医药行业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他的观点却并没有得到一些制药企业的认同。青州尧王制药总经理、政协委员宗立成指出:“医药分家之后,等于给药品流通增加了中间环节,企业回笼资金将更没保障,这不利于医药产业发展。过去商业公司就常拖欠货款,现在商业公司直接开口要求以后延缓3个月付款。”
此外,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也组织“两会”代表委员联合提案建言流通领域改革。据了解,该提案的主要内容与商务部即将出台的行业标准息息相关。提案指出,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现存的问题主要涉及国家政策的不协调,因此,医药流通行业的主管部门应积极促进部际协调,认真研究和客观看待在新医改过程中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作用和运行成本,让百姓、医院和医药企业合理地分享各自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