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至侵入新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道路称为传播途径。传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空气传播

  病原体借助于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类型的微粒飘浮在空气中。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有以下流行特征:

  (1)传播迅速;

  (2)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较高);

  (3)以儿童发病较多。

  影响空气传播的因素有很多,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三者有关。

  2.经水传播

  经水传播包括经饮水和疫水两种传播方式。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有以下特征:

  (1)有饮用同一水源或接触疫水历史;

  (2)常呈暴发或流行形式;

  (3)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

  (4)停止饮用或接触疫水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疾病流行。

  3.经食物传播

  引起食物传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如绦虫等);另一种是食物在不同条件下被污染。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有以下特征:

  (1)病人都有食用某污染食物的历史,未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暴发;

  (3)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即可平息。

  4.接触传播

  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两种方式。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有以下特征:

  (1)一般呈散发,家庭或同住者中续发率较高;

  (2)流行过程缓慢,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高峰;

  (3)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消毒制度,可减少发病。

  5.虫媒传播

  经节肢动物叮咬吸血或机械携带而传播者称虫媒传播。虫媒传播传染病的流行有以下特征:

  (1)有一定的地区性;

  (2)有明显的季节性;

  (3)人群分布上与年龄、职业有明显关系。

  传播途径还有经土壤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