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注意中药黄芪的副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黄芪是名贵药材,俗语是药三分毒,所以名贵药材也有副作用,中医提醒我们小心黄芪的副作用。黄芪有止汗的功效,无汗者不宜服用黄芪,对于热毒炽盛者来说也不易服用黄芪。病患在服用黄芪时要根据专家规定的量服用,不可加大药量,以免出现不良现象。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黄芪性温而药力向上升(补气升阳),相同剂量时补气的力量又比党参大,临床上药力和药势不易监控,配伍上难以充分协调,使得它在内科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春季气候温暖,湿热之气盛,使用黄芪容易导致以热助热,尤其不利于黄芪药力的充分展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更重要的是,使用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容易补火(性温补气)助邪(疾病或一些致病因素),一旦缺乏准确全面的辨证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术,那补药入口就可能会变成毒药,危害很大。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

  虽然黄芪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是不宜一次性大量服用,尤其是对病患来说,一次性大量服用黄芪很可能会危害生命。美容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为了更美丽的明天,我们可以选择经常性进补黄芪。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