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质
谷类蛋白质的含量因品种、气候、地区及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异,蛋白质含量一般在7.5%-15%的范围。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
不同谷类各种蛋白质所占的比例不同,谷类蛋白质中主要是醇溶蛋白和谷蛋白。
一般谷类蛋白质因必须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氨酸含量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及蛋氨酸含量偏低而使谷类食品蛋白质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品,如谷类蛋白质的生物价大米为77,小麦67,大麦收,高粱56,小米57,玉米60.
由于谷类食物在膳食中占比例较大,是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常采用氨基酸强化和蛋白质互补的方法来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如大米用0.2%-0.3%赖氨酸强化后,其蛋白质生物价可明显提高。
2、碳水化合物
谷类含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含量在70%以上,此外为糊精、戊聚糖、葡萄糖和果糖等。淀粉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3、脂肪
谷类脂肪含量低,大米、小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在谷类加工时,易转入副产品中。
从米糠中可提取与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米糠油、谷维素和谷固醇。从玉米和小麦胚芽中提取的胚芽油,80%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约为1.5%-3%,主要在谷皮和糊粉层中。其中主要是磷和钙,由于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消化吸收较差。谷类食物含铁少,约1.5-3mg/100g.
5、维生素
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如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泛酸和吡哆醇,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部。谷类加工的精度越高,保留的胚芽和糊粉层越少,维生素的损失就越多。玉米和小米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