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方剂集锦 > 正文

泻黄散概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方名】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

【异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

【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 藿香叶(21克) 山桅仁(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风(120克)

【功用】 泻脾胃伏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主治】 脾胃伏火证。目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用法】 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克),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禁忌】 斟酌。

【注意事项】小儿先天不足,大脑发育不全之弄舌者禁用,阴虚有热者禁用。

【方论】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附注】 本方与清胃散同有清热作用。泻黄散泻脾胃伏火,主治脾热弄舌、口疮口臭等;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热牙痛、或牙宣出血、颊腮肿痛者。前者是清泻与升发并用,兼顾脾胃;后者是以清胃凉血为主,兼以升散解毒,此为两方同中之异。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