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其他卫生标准 > 正文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

1 晚期血吸虫病诊断

1.1 诊断标准

1.1.1 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

1.1.2 粪检找到虫卵或毛蚴,或直肠活检发现血吸虫卵,或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

1.1.3 有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脾肿大Ⅲ级及Ⅲ级以上,或脾肿大Ⅱ级合并脾功能亢进、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有腹水,或严重生长发育障碍,或结肠肉芽肿临床表现。

1.1.4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门脉高压症、脾大、腹水。

1.2 临床分型

1.2.1 腹水型:临床以腹水为主。

1.2.2 巨脾型:指脾肿大超过脐平线,或横径超过腹中线。脾肿大达Ⅱ级,伴脾功能亢进、有肝纤维化门脉高压或上消化道出血史者,亦属本型。

1.2.3 结肠增殖型:有结肠肉芽肿临床表现,经钡灌肠或纤维结肠镜证实者医`学教育网整理。

1.2.4 侏儒型:有严重生长发育障碍。

1.3 鉴别诊断

1.3.1肝炎肝硬化:多由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乙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呈阳性,病程进展较快,预后较差(见表1)。

1.3.2 其他需鉴别的疾病:原发性肝癌,慢性疟疾,结核性腹膜炎,卵巢囊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心源性肝硬化、慢性心包炎、心肌病,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外性门脉高压症,如门静脉血栓形成,布加氏综合症等。

1.3.3 其他原因导致肝硬化:毒物、药物、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

1.3.4结肠增厚型晚期血吸虫病应与结肠或直肠息肉、结肠直肠癌、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等相鉴别。

1.4 外科治疗救助出院标准

达到以下标准中1.4.1和1.4.2两项,并分别达到各自标准时,可视为达到了外科治疗救助出院标准。

1.4.1 进行了有效的病原治疗。

1.4.2 肝生化检查基本正常。

1.4.3 巨脾型患者作了脾切除等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及腹水。

1.4.4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者,经有效治疗后,出血停止,大便隐血试验阴性一周以上,血色素﹥80g/L .

1.4.5 结肠增殖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经钡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肠腔病变显著改善或消失。

1.5 患者转归

对进行救助治疗出院后的患者应进行定期随访,及时作出治疗转归评定,达到晚期血吸虫病临床治愈标准(卫地血发〔90〕22号)的,应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人数中剔除。若以后重新出现晚期血吸虫病及其并发症的症状、体征,在排除肝炎肝硬化等其它疾病后,作为晚期血吸虫病复发处理。

2 晚期血吸虫病的病原治疗

病原治疗之前需对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腹水等进行对症治疗。

2.1 对象

对近期粪便孵化阳性,或直肠镜检发现虫卵者,或血清免疫反应(间接血凝,环卵沉淀,酶联免疫吸附)阳性,距末次治疗2年以上的晚期血吸虫病人,均需进行病原治疗。

2.2 方法

吡喹酮用量: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晚期患者可用总剂量40~60mg/Kg、2日疗法;一般情况较差,有明显夹杂症的患者可采用总剂量90mg/Kg、6日疗法;

2.3 禁忌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未消退、近期(6个月内)有上消化道出血、活动性肝损害、严重肾功能损害、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紊乱、活动性精神疾患、严重活动性肺结核等不宜进行病原治疗。

3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

3.1 手术适应证

3.1.1 脾肿大Ⅲ级及Ⅲ级以上者。

3.1.2 脾肿大Ⅱ级伴明显脾功能亢进者(WBC在3×109/L以下,PLT在70×109/L以下)。

3.1.3 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或上消化道出血者。

3.2 手术条件

3.2.1 一般情况尚好。

3.2.2 无黄疸、无腹水或轻度腹水停利尿剂后稳定三个月以上者。

3.2.3 肝脏储备功能要求A、B级,详见表(2)。

3.2.4 无心、肺、肾功能失代偿,糖尿病者血糖控制正常并稳定。

肝脏储备功能的Child分级标准

临床生化指标 1分 2分 3分
肝性脑病(级) 1-2 3-4
腹水 轻度 中、重度
总胆红素(umol/L) <34 34-51 >51
白蛋白(g/L) >35 28-35 <28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秒) <4 4-6 >6

3.3 手术原则及方式

3.3.1 原则:择期手术为主,急诊病人以抢救患者生命为原则,情况允许时可考虑做急诊手术。

3.3.2 择期手术方式。

3.3.2.1 钡餐或胃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选择单纯脾脏切除术。

3.3.2.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轻度以上者,选择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3.3.2.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度以上,无论既往有无出血史,选择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脾切除+分流术。

3.3.2.4 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既往有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史者,选择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食管横断吻合术,或脾切除+分流术。

3.3.2.5 脾切除+断流术和脾切除+分流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择期选择其他断流术或分流术。

3.4 围手术期处理

3.4.1 术前处理。

3.4.1.1 术前检查。

3.4.1.1.1 常规及生化检查:包括血型鉴定、血、尿、便常规、大便隐血、凝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甲胎蛋白,乙肝血清标志物,丙肝抗体。血氨测定,血尿淀粉酶测定(根据病情选做)。

3.4.1.1.2 特殊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胃镜或食道钡餐,肝脾超声显像 .

3.4.1.2 术前准备:术前应尽量改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以提高手术耐受性,以及病人心理准备,告知手术必要性、并发症及预后,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3.4.2 术中处理:手术操作参照《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标准和要求进行。术中应测门脉压力,取肝组织活检(须征得病人和家属同意)。

3.4.3 麻醉选择:连硬外麻或全麻。

3.4.4 术后处理。

3.4.4.1 术后常规处理加对症治疗,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4.4.2 血小板计数监测:脾切除术后,一般一周左右血小板回升达最高峰,如高于正常数值2倍,需进行抗凝治疗。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因血小板回升血液粘滞增加,出现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4 结肠增殖型晚期血吸虫病的外科治疗

4.1 手术适应症

4.1.1 因腹泻、脓血粘液便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症状者。

4.1.2 有出血、穿孔者。

4.1.3 有梗阻表现,保守治疗无效者。

4.1.4 非典型增生或组织活检有癌变者。

4.2 手术方式的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合并症及全身情况决定手术方式。下列手术供选择:局部切除、左半结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结肠造口术,多发性息肉视情况采用结肠镜摘除。

4.3 围手术期处理

4.3.1 术前准备。

4.3.1.1术前常规检查。

4.3.1.2 肠道准备:口服抗生素、缓泻剂,洗肠。

4.3.1.3 如有梗阻、出血、穿孔者,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

4.3.2 术中处理。

4.3.2.1 仔细探查,注意多发病变或合并病变。

4.3.2.2 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排除癌变可能。

4.3.2.3 根据病变决定手术切除范围和方式。

4.3.2.4 保证吻合技术,注意吻合口血运、有无张力、通畅度,防止吻合狭窄和瘘发生。

4.3.2.5 局部病变有粘连、组织增厚,疑癌或浸润时,应尽量切除。

4.3.3 术后处理:按腹部外科手术的常规处理。

5 晚期血吸虫病并发症的外科处理

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

5.1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5.1.1 诊断依据:病史症状及体征;急诊胃镜检查;选择性血管造影(有条件时做)。

5.1.2 鉴别诊断:需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胃癌、胆道出血、其他(食管憩食、溃疡及良、恶性肿瘤、食管裂孔症)等鉴别。

5.2 外科治疗

5.2.1 急症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5.2.1.1 适应症: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内镜等非手术治疗不能止血。病人全身情况经支持疗法尚稳定,无肝性脑病,严重黄疸,大量腹水者(肝功能A~B级时)。

5.2.1.2 禁忌症:年老体弱,有心、肾等脏器严重疾病、肝功能C级时,不宜做急诊手术。

5.2.2 手术方式选择

5.2.2.1急诊手术时的手术方式:急诊手术时应选择手术简单、时间短、病人能耐受且效果较为理想的胃底曲张静脉结扎术或脾切除+门奇断流术。

5.2.2.2 择期手术时的手术方式(见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的外科治疗)。

5.2.3 围手术期处理

5.2.3.1急诊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术前纠正休克,备足血源,血红蛋白提高到70g/L以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其他同择期手术。术后应特别注意肝昏迷,其他同择期手术。

5.2.3.2 择期手术围手术期处理(见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的外科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