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6克 黄连3克
【用法】上二味。用麻沸汤2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二次温服。
【主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按之虚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便可泄却。如大黄泻营分之热,黄连泄气分之热,且大黄有攻坚破结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于泻热之内,故以大黄名其汤。以麻沸汤渍其须臾,去滓,取其气,不取其味,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附注】《伤寒论》林亿按: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一昧也。《活人书》本方有黄芩。